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寺院文化 > 古今文章
重建丹邱讲寺缘起
来源:原创    发布时间:2015-01-02    作者:admin
  

灵凤山丹邱讲寺原貌图

 

    丹邱讲寺位于三门亭旁镇灵凤山南麓,同系天台山山脉,向东延伸入东海,林深谷幽,钟灵毓秀。始建于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(424年),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九十多年历史。北宋开宝年间定名“丹邱院”,大中祥符年间赐额“丹邱寺”,寺名一直延用至1958年拆毁。

 

    九转金丹——丹邱,古为宁邑南乡宁和里(今亭旁镇)之别称,因产丹砂而得名。三国时葛玄慕此丹砂前来筑炉炼丹,将此丹砂与东海石首鱼鱼脑石及秋水山野生茶等原料混合提炼“九转金丹”,遂闻名于世。葛玄被后世尊称为“太极左仙翁”,故丹邱(丘),成为仙人居住的地方。历史上曾存有遗迹,吸引众多文人雅士前来拜谒。宋林景熙《宿台州城外》诗云:“荒驿丹邱路,秋高酒易醒”。诗中“丹邱”,即指葛玄炼丹处,泛指台州。

 

    丹凤来仪——东晋章安令梅盛休官后,选择丹邱隐居。元嘉三年,梅盛诵咏《莲华经》时,“有灵鸟降于座隅,经年不去,若谛听者”。临海郡守知其事即向朝廷奏明,帝下诏予以褒奖。称此地为灵凤山,称此人为“长者”。后建“思凤楼”借以纪念诵经引凤的美丽传说,宋状元、重臣王拱辰(李清照曾外祖父)曾撰《思凤楼记》并勒石予以记载。有凤来仪,丹邱寺因此萌发,才成规模。

 

    佛日增辉——丹邱寺自始建以来,历代时有兴废。隋唐时,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曾就於丹邱寺弘法,确立“教演台宗、行归净土”宗旨,故丹邱寺与天台宗一脉相承。唐代高僧怀玉,丹邱人,少时常出入于丹邱寺听经讲法,承蒙佛法垂怜,入寺修行,终成一代高僧。后执事于涌泉寺,推行“农禅并重”。在他的影响之下,丹邱寺兴盛时有田地190亩,山林276亩,僧人上百人。

 

    星火燎原——19285月,总指挥包定召集近200名农民军集聚丹邱寺,举行武装暴动,建立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。此事即为闻名于世的“亭旁起义”。后起义失败,包定英勇就义,然革命的种子已经播撒,如星火燎原,势不可挡。因此,三门县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解放的县,被誉为“浙江红旗第一飘”。丹邱寺也因此而声名远播。

 

    今逢盛世,古刹迎来重建的美好时代。经过众人不懈努力,决定在旧址上划出土地84亩,分丹邱寺、思凤楼、及梅盛文化园、历代咏碑廊、“亭旁起义”红色展览馆等区块进行规划,采用唐宋式木结构建筑,特显大唐盛世的文化魅力。总投资预计在6000余万元。现丹邱寺天王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(建设资金300多万),其他殿堂将陆续开工。

 

    重建丹邱寺,宝地祥云瑞气,生威显灵。福佑百业兴旺,家国安康。建设红色文化园,继承革命传统,唱响主旋律,促进红色旅游开发。两者相辅相成,集聚人气,共谋发展。宝刹聚气,以寺结缘,福田广种,佛日增辉;同时又能促进红色旅游的开发。若种此福缘,定能得到善报,必定惠及子孙,造福社会。

 

    因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运作,仰盼广大民众奔走相告,众人拾柴火焰高;恳请民间有识之士、社会贤达慷慨解囊,玉成宝刹;也敬请各级政府及领导一如继往地关心和支持,爱护有加。千年古刹,诗意丹邱,期待您的垂青,净化您的心灵,放开您的胸怀。深望有缘人鼎力支持,不胜感谢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亭旁镇灵凤山丹邱寺筹建小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8

 

丹邱讲寺50年代旧影

 

 
[关闭]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方式 |
浙ICP备12019939号